
四、谈笔法
1、定义:笔在纸上写的方法。
2、分类:方笔、圆笔;藏锋、露锋;悬针、垂露;中锋、偏锋;映带、游丝、笔到意连;迟速;肥瘦;浓淡;枯润。提、按、顿、挫、轻、重、疾、徐形成的效果。“欲上先下,欲右先左,欲进先退……”。
3、一笔之内:起、行、止,相互之间有映带。浓而不板,湿不臃肿,干不枯燥,淡不浮薄。笔划要饱满,要圆。笔笔涩,笔笔留。笔意不是向前,而是向下,用笔留的住,如泥巴在墙上。
4、笔法来自大自然与生活:方圆、藏露等。如老藤、枯枝、鲜叶、劲竹、柔兰,似流水、闪电、阵云、惊蛇、翔鹰、虎跃、龙腾。
5、好的笔法:锥划沙、印印泥、屋漏痕、折股叉。用笔宜留、宜圆、宜平、宜重、宜雅。忌尖、忌滑、忌扁、忌轻、忌俗。钉头、鼠尾、鹤漆、蜂腰皆病也。
6、执笔不可太紧太死,在虚灵。力传递到笔尖上。低执笔力扛千鼎,高执笔运转灵活。
7、最不可忙,忙则失势;最不可缓,缓则无力。
8、笔不论钢与毛,腕不论低与高,行笔如乱水通人过,结字如悬崖置屋牢。
9、写实容易写虚难。虚指虚灵。
10、“笔法晋唐元莫二,当机文董不如僧”。
11、笔法考证:笔法要看墨迹,结构要看碑志。宋以后的墨迹容易上手。
12、笔法就是线的质量,笔法的创新,就是线的创新。线要新,不一样,要含蓄,线要感动人。
13、一笔之内没有纯粹的直,不直就是有内涵,只是显与隐罢了。探索两种线的不直:前后左右行笔和提按产生的效果。
14、有锋以耀精神,无锋养其气味。
15、用笔最大的敌人就是快。用笔忌“野”、“单调”、“甜俗”,翰不虚发,每一笔有道理。
16、“才按便提,才提便按”。
17、王羲之“内恹法”,颜真卿用“外拓法”
18、舒同的圈、溥杰的尖、启功的杆。
附:欧阳询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
丶[点]如高峰之坠石。
L[竖弯钩]似长空之初月。
一[横]若千里之阵云。
丨[竖]如万岁之枯藤。
[斜钩]劲松倒折,落挂石崖。
横折钩]如万钧之弩发。
丿[撇]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。
\[捺]一被常三过笔。
澄神静虑,端己正容,秉笔思生,临池志逸。虚拳直腕,指齐掌空,意在笔前,文向思后。分间布白,勿令偏侧。墨淡则伤神彩,绝浓必滞锋毫。肥则为钝,瘦则露骨,勿使伤于软弱,不须怒降为奇。四面停匀,八边具备,短长合度,粗细折中。心眼准程,疏密欹正。筋骨精神,随其大小。不可头轻尾重,无令左短右长,斜正如人,上称下载,东映西带,气宇融和,精神洒落,省此微言,孰为不可也。
传授诀:每秉笔必在圆正,气力纵横重轻,凝思静虑。当审字势,四面停均,八边俱备;长短合度,粗细折中;心眼准程,疏密被正。最不可忙,忙则失势;次不可缓,缓则骨痴;又不可瘦,瘦当枯形,复不可肥,肥即质浊。细详缓临,自然备体,此是最要妙处。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,询书付善奴授诀。